[音樂] [音樂]
[音樂] [音樂]
好,歡迎各位繼續參加基礎光學一的第五講 那在第五講之前呢我們來跟各位分享一下一些我很喜歡的文字
所以這邊先跟各位分享一首偈,它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那你現在在畫面上看到的這兩個花呢,是秋天的時候呢
在台灣大學裏面盛開的花朵 我常會鼓勵學生要觀察周圍的自然環境
我們人類其實仍然是自然環境的一環 不管你有注意或沒注意,外面的自然環境不斷的仍然在更換
花開花謝永遠按照四季的運行在持續著
而鼓勵學生觀察自然的其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我希望各位能夠
在看到自然的美麗
的時候,能讓自己獲得一點感動,為什麼呢?因為很多時候
將來我們現在學生就會是未來世界上的領導人
而如果這些領導人在做決策的時候 心中完全沒有對於自然美好的一個想像
或是被自然感動過的一個過程的話 那麼他在做決策的時候呢,就完全不會思考大自然的
存在,也就是說譬如我要在這邊蓋一個高樓,完全不需要理會原本的環境裏面有哪些生物
哪些樹,動物等等
那麼這個時候呢人類的決策就會完全不管世界上其他的生物,而這個是個非常危險的一個情況
我剛才講的那個太嚴肅了,基本上現在應該是先
邀請各位在下課的時候呢 閑來無事的時候呢,讓自己有一點機會觀察一下周圍的自然環境
譬如說像這隻鳥,這個是在臺大裏面的一個湖,每年冬天它都會來臺大過冬的一個
大鳥,這個叫蒼鷺,這隻鳥你從照片裏面看不出來它多大
它大致上有這麼高,大概110到120公分,翅膀展開來跟我一樣大
就是展開來跟人展開手差不多一樣大,所以這是非常大的鳥,那麼這些鳥
每年都會有幾隻,冬天的時候會飛來台灣 過冬,是在臺大校園裏面是很有特色的一個景觀
而另外呢在秋天冬天之交呢,在台北近郊呢也有非常多的
植物仍然在開花,或是在變色 讓這個秋天的風景變得非常美麗。譬如說上面這個照片呢是
大屯山的芒花,只是非常的近拍,所以你看不出來這個是芒花的一個情況
在秋冬之際呢,大屯山的芒花開的時候呢可以把整個山頭染成好像下雪一樣
因為芒花像是白色的,所以整個山頭就像覆蓋了白色的雪一樣 是大屯秋芒的一個景觀
那麼下面這個呢則是在很多國家秋天都會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賞楓
楓樹要變成紅色,而變成紅色的樹呢在臺大裏面也會有,就這些事情雖然就在我們的生活附近
但是如果你每天走過來走過去,在你的生活環境裏面就算有這些美景存在 你從來沒有停下來看過它,就不會發現
四季正在更迭,你也沒有機會被周圍的環境感動 這裡再跟各位分享另外一段文字,這個是台灣的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在他的專欄裏面引用了一段話,他說,這是什麼樣的人生,充滿煩愁
若我們沒有時間停留下來凝眸?沒有時間到樹蔭下佇立,久久看著蝴蝶翻飛?
沒有時間看,在大白天,溪流光影閃耀,夜空燦爛
這個多貧乏的人生,充滿煩愁。如果我們沒有時間停留下來凝眸 現代社會的節奏往往非常非常的急迫
推著他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而失去了停下來欣賞周圍環境的能力
這個是我要鼓勵學生們讓自己偶爾有機會停下來
走路的過程裏面,搭車的過程裏面 在移動的過程中,或是靜靜坐在教室裏的過程中
感受一下我們其實還是自然環境的一份子 自然環境在周圍仍然不斷在變化,跟各位分享一段
徐仁修的故事,徐仁修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 會員,他基本上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創始人之一
那他是一個非常出門的冒險家 所以這段呢是台灣一位作家侯文詠訪問徐仁修的對話
他在說,那時候我們在中南美洲旅行好幾天了,這個是徐仁修在中南美洲
那麼原住民的嚮導忽然問說,徐先生,你們為什麼要吃飯呢?這個讓我覺得很有趣 反問他,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嚮導說,原來每次看
我們總是看著手腕上這個奇怪的東西才決定要不要吃飯 他指的就是手錶。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習慣,會看一下手錶,現在是該吃飯的時間了,然後-
才決定要不要吃飯 於是徐仁修就告訴這位嚮導關於手錶跟時間的關係
徐仁修說中午12點的時候呢,太陽在天空正上方 指針也在正上方,下午6點太陽下山,指針就在下方
徐仁修不厭其煩的對嚮導說明手錶跟時間的關係之後呢,讓他瞭解,因為時間到了所以我-
們要吃飯 原住民朋友恍然大悟,拍著手說,哎呀,原來你們是祭拜太陽的民族
你們為了榮耀太陽而吃飯。徐仁修就大笑說,其實不是太陽,而是為了時間
時間這個概念顯然對原住民來說太抽象,我發現很難跟他們 討論時間的概念,於是只好反問他,那你們為什麼吃飯呢?
沒想到這個原住民朋友想都不想就回答說,因為肚子餓了啊 這個侯文詠就拍案叫絕說,這簡直像是禪宗的故事
幾天觀察下來呢,徐仁修發現原住民嚮導們確實如此
有天天黑了,大家準備紮營,看到前面山谷斜坡上有一串香蕉
徐仁修老師說本來想先摘下來當明天的早餐,沒想到嚮導不肯去摘,他說,又沒有人肚子餓
為什麼不讓香蕉好好的長在樹上,要把它摘下來呢 侯文詠就說這個嚮導倒是蠻有原則的
於是大家只好作罷,各自安頓,那天睡到半夜忽然聽見有人從斜坡上咕嚕咕嚕下來的聲音
於是徐仁修連忙爬出營帳,拿著手電筒看看是什麼野生動物跑來 原來又是這個原住民嚮導,手裏抓著那串香蕉
嚮導在幹什麼呢?這位老兄一臉無辜的說,我現在肚子餓了 侯文詠說,這個很和邏輯,沒有錯
隔天一大早,大家發現香蕉還很青澀,建議嚮導背著香蕉上路等熟了再吃
不過這位嚮導又有意見了,無論如何就是不肯背著香蕉上路 他說,既然嫌麻煩不肯帶走,那就丟掉吧!
問題是嚮導又反對把香蕉丟掉,他堅持,香蕉是大地賜給人類的東西,我們沒有權利這樣浪費
侯文詠就笑著說,那你們還碰到一位真有個性的嚮導 不能帶走,又不能留下來,那現在該怎麼辦呢?嚮導就說
我們可以坐在那裡等香蕉成熟,吃完了再走 這個應該完全不會是現代人可以想像到的解決方法
但是嚮導說,有什麼不可以呢?
我們等田裏的作物成熟,等肚子大的老婆把孩子生下來,等孩子長大,等著衰老,等著死亡
我們一輩子都在等待,為什麼不能坐著等香蕉成熟?
你們那麼急,到底都在急些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也希望借用這個故事留給各位
各位這麼急,到底都在急些什麼呢?
[音樂]
[音樂]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