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著下來最後的三個原則,是比較 跟整個經濟體系整體來說如何運作
是比較相關的,所以這比較屬於經濟學裡面所講的總體 經濟學的範圍。
那總體經濟學顧名思義就是 就整個經濟體系來說,我們去看整個經濟體系加總起來
而不是每一個個人,是把每一個個人發生的事情加總起來之後 整個經濟體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然後要怎麼去測量,那如何要讓,比如說要讓經濟成長 要讓通貨膨脹不要這麼高,然後我們該要怎麼做。
那這些都是屬於總體經濟的範圍 那第八個原理就是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一個國家的生活水準是跟它這個國家 到底可以生產多少的這個產品跟服務是有關係的
那我們不管是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去 看全世界各國的生活水準,或者是看
一百年前,同一個國家一百年前跟現在的生活水準,你都會發現其實 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差異的。
比如說,在現在你如果是西歐 或者是北美的這個先進國家,或者甚至是像亞洲的韓國、
日本或者是 台灣,我們的生活水準其實相對上都已經非常不錯
但是如果你到大部分的非洲國家,或者是南亞的一些國家,那他們的生活水準 即使是在現在的
21 世紀,也跟這些先進國家有很大的 差異。
那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你看任何一個國家,不管是 美國、
英國,或者是台灣、 日本等等 一百年前的美國、
英國跟現在的 美國、 英國其實在生活水準上面也是有很大的差異。
那這個就是所謂的 經濟成長。
那大家當然就會想問,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 導致了在一百年來同樣的國家會有這麼大
的變化呢?那又是什麼樣的原因在現在這個 21 世紀
不同的國家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這個是總體經濟學裡面一個非常 重要的問題。
那事實上這個 1995 年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也是我們芝加哥大學的老師 Robert Lucas
他就曾經講過,他說一旦一個經濟學家開始思考經濟成長的問題之後 他就很難再想別的問題了。
那決定這一個 國家的 living standard 也就是生活水準最重要的因素 當然就是所謂的生產力。
那對經濟學家來說,我們是 把生產力定義成是每一個單位的勞動
所能夠產生出來的這個物品,勞務跟 物品的數量。
那每一個單位的勞動可生產出來的東西越多 那我們就說這個國家的生產力是越高的。
那一個國家的生產力 取決於什麼呢?那當然取決於這一個
生產的這些勞動,也就是這個國家人民的人力資本的 水準,除了這個之外呢也包含他們
所擁有的技術以及他們所可以拿到的這個機器設備,所以這些都是
決定一個國家生產力的重要的因素 好,那我們剛剛有稍微提到過就是說
你即便看同一個國家,一百年前跟一百年後
他們的這個生活水準的差異事實上常常也 大到讓人無法想象。
那我們可以來看看台灣 在過去這一百年,我們從一個非常簡單的居住環境的變化來看台灣的
長期的經濟成長。
那台灣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 如果你是用這個 1990
年的美金來計價的話 那在這個 2010 年左右大概已經都到差不多
20000 多塊美金了,可是在 1820 年的時候
根據經濟學家的計算,只有 550 塊美金 在 1900
年的時候,從 550 塊美金成長到 560 塊美金。
所以在那 80 年的時間,其實是 沒有長期經濟成長的,可是從
1900 年到 2000 年 那事實上成長的幅度就非常快。
那這個原因是什麼,這當然 台灣的經濟發展史或經濟成長史裡面有很多
討論,那我們在這一門入門的課或許我可以很簡單地用
一些歷史的描述來告訴大家,這一百年來到底有多大的 變化。
那我們就來看看一百年前一個所謂的皇后飯店 Queen's Hotel 的故事。
那為什麼叫 Queen's Hotel 呢? 原因就是因為這個 Queen's Hotel 就是是
這個傳教士馬偕跟一位英國來的客人叫 BAX 那他們到中壢去投宿。
那因為這個客棧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那反正對於這個 英國人、 英系的人來講,這個每一個客棧就都是
Queen's Hotel 這樣,就好像中文裡面 常常提的龍門客棧是一樣。
那麼在 1872 年馬偕住進這一家中壢的
皇后飯店的時候他就寫下了日記,他就說這家飯店跟一般漢人旅館
比較起來是比較乾淨,但是 豬群跟雞鴨在室內走動
房间充满恶臭,床上只有一张肮脏的草席 好,这个是
1872 年的客栈的情况 ok?
那 1875 年英國的這個 Spindey
到台灣南部尋找 適合新建燈塔的地點,6 月 20
號就到了車城這個地方 那車城的駐扎車城的清朝官員周有基呢特地讓出自己的房間
那這個英國人就很高興地進去住了,結果一進去之後發現 房間窄小悶熱、
臭氣沖天 臭氣來自哪裡呢?來自一個露天的穿過房間地表的 排水溝。
這個是官員的房間 那 Spindey
當然就覺得受不了了,於是打算在後院搭帳篷 結果走到後院卻發現,後院都是骯髒的泥濘地
散佈各種污物,豬群在地上翻滾 那這是
19 世紀末台灣的居住環境。
那一直到 日治初期,那當時的日本軍隊以及日本殖民政府
其實也對於台灣的公共衛生跟居住環境
感到非常的頭痛,所以他們在這個公文上面也都寫下來說,在當時的台北市
房舍中流出污水,到處有沼澤。
或者是人與狗、 豬雜居 那雖然到處有公共廁所,但卻都積滿了糞便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百年前整個人們的居住環境,不管是私人的
或者是公有的,那甚至是連這一個
開飯店的人或者是官員他們的居住環境都如此的差 可是在現在,這些都是非常難以想象的。
所以,光從居住 環境的變化來看,台灣在過去一百年的經濟成長事實上是 非常非常大的。
那你也可以從另外其他一些角度 比如說從疾病的角度、
從教育的角度 從交通的角度,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
這一百年來,你都會看到非常大的變革。
那這些都是經濟成長 都是生產力提高、 生產力提升所帶來的 對於生活環境、
生活便利度的大幅改善 那第九點我們要講的是跟貨幣比較有關係的,就是
一般大家也會常常聽到這個詞,也就是所謂的物價上漲,或者是 通貨膨脹。
那經濟學的一個最基本的看法是說,物價上漲 price
rise 為什們呢?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印了太多的鈔票
所以通貨膨脹,通常來說通貨膨脹大部分都是因為 政府拼命地印鈔票造成的。
那通貨膨脹指的呢是什麼?是 所有物品的價格,不是只有單一
物品的價格或者是某一部分物品的價格,而是所有物品的價格
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持續地上漲的
這個過程,我們就把它叫作通貨膨脹。
那有的時候,像在現在的經濟體可能常常就是 去年的通貨膨脹或前年的通貨膨脹可能就都被控制在 1%
到 2%,還是說整體的物價水準只上漲了一點點 一百塊只上漲了一塊,對人們可能感覺不是那麼大。
那這個我們叫作所謂的溫和的 通貨膨脹。
那可是在人類歷史上面,有非常多時候 大家所面臨的不是這種溫和的小型的通貨膨脹
而是一種在一個月、 兩個月、 半年、 一年之內 那個物價水準可以上漲十倍、
一百倍、 一千倍,甚至一萬、 十萬、 百萬倍的 這一種所謂的
Hyper Inflation 惡性的 這個通貨膨脹這樣子。
那台灣在這個 1949 年的時候呢,也經歷過一次這個 惡性通貨膨脹。
然後這個歐洲好幾個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也經歷這個過惡性通膨,那這些惡性通膨其實背後的原因都只有一個
就是政府拼命地印鈔票所造成的 那政府為什麼會拼命印鈔票呢,就是一定是因為它入不敷出,然後它就只好
自己在自己家後院偷偷地印,然後拿出來購買這個 Goods & Services。
那在大家開始 經濟學家開始把這件事情研究地比較透徹之後,我們就比較少看到惡性通膨
那不過在最近這今年,世界各國,大概有兩個國家
就比較違反這個例子,一個就是可能你們在網路上也曾經看過就是所謂的辛巴威
好,那辛巴威政府其實惡性通膨到一個非常大的程度,就是它的那個 紙鈔的面值都是以
Billion,以 兆、 十兆來做計算的單位的
好,那委內瑞拉政府在過去幾年也飽受通貨膨脹之苦。
那這些國家 的領袖大概都會說,這個通貨膨脹就只是邪惡的美帝
造成的,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通貨膨脹特別是惡性通貨膨脹只有一個原因,就是 政府部門印太多鈔票了。
所以這是這個 Principle No.9 那麼十大經濟學原理或者是原則的最後一個呢,討論的是
比較像是貨幣政策的短期效果,好,那這個原則說什麼呢?說一個
社會呢,它事實上是會面臨一個通貨膨脹跟失業率
的短期的取捨,那它的意思就是說呢,至少在短期的時候 通貨膨脹跟失業率是會
走一個反向的關係,也就是說,通貨膨脹如果增加的話 那麼失業率就會下降。
那所以這個 意思是說呢,如果在短期那一個社會
發現,欸我們好像比較沒有經濟動能了,然後我們的這一個
失業率變得比較高了,那這個時候,或許政府可以考慮採取所謂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那你可以把它很直覺地想象就是釋放比較多的 貨幣到市場上面去,那當然它就會引發一些
這個全面性的物價上漲,也就是通貨膨脹。
但是在短期 的這一個經濟體系接受擴張性貨幣政策的
這個執行的過程當中呢,那也可以讓經濟變得比較活絡
然後這一個失業率會下降,然後經濟會成長,那這就是所謂的短期的 這個 inflation 跟
unemployment 之間的相互替代關係,那這個有一個經濟學 常見的名詞就叫做菲利浦曲線。
那不過當然這個貨幣 政策在短期到底有多大的效果,這件事情其實也一直是
總體經濟學家不管是在理論上或者是在實證上面
都是一個討論很久的話題,不過在這裡,就是一般來講 這個
inflation 跟 unemployment 短期的 tradeoff
這件事情,可是還有很多人會覺得是 支持擴張性貨幣政策效果
的一個非常基本的論點這樣子。
那前面所提的 就是這個經濟學的十大基本原理,那希望經過這
一段時間的這個講解之後,那各位可以對經濟學的基本的概念
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理解,那我們的第一講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音樂]
[音樂] [音樂]
[音樂]